曾获21.6亿收购的物流巨头年富供应链宣告破产
从行业翘楚到破产清算,昔日民营500强企业陨落背后的真相
深圳市年富供应链有限公司(简称“年富公司”),曾是深圳市重点物流企业、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一,2016年被宁波东力股份有限公司以21.6亿元全资收购。然而,仅两年后,这家昔日物流行业佼佼者因创始人涉嫌合同诈骗、财务造假等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最终于2018年12月27日被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清算申请,正式进入破产程序。
年富供应链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事宜公告
破产清算启动,清偿顺序明确
根据宁波东力发布的公告,法院已受理惠州埃富拓科技有限公司对年富供应链的破产清算申请。依据《公司法》相关规定,清算组将接管公司,负责破产财产的清算、评估与分配。清偿顺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第三十七条执行:优先清偿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其次为所欠税款,最后为普通破产债权。同一顺序债权不足清偿时按比例分配。
自被收购至破产清算,历时仅一年半。2018年下半年起,年富公司已开始进行资产、业务及人员的收尾工作,目前相关工作仍在推进中。
并购背景:宁波东力转型布局供应链
宁波东力成立于1998年,主营传动设备和门控系统,2007年在A股上市。因2012至2015年连续四年扣非净利润亏损,公司寻求战略转型。2015年底启动重大资产重组,拟收购一家供应链企业。2016年5月,确认收购对象为年富公司,并于同年6月公布收购方案,作价21.6亿元获得其100%股权。
事件回顾:创始人被查,财务造假曝光
2018年7月1日,宁波东力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年富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文国因涉嫌合同诈骗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公安局等司法部门已立案调查
次日,宁波东力查封年富公司深圳仓与香港仓,货物以手机、主板及电子元件为主,导致生产线停工,客户上门维权,现场秩序一度混乱。
7月5日,宁波东力回应深交所关注函指出,李文国在并购过程中隐瞒年富实际经营状况,通过海外关联企业侵占上市公司资金,与客户串通进行大规模财务造假,骗取股权对价21.6亿元、增资款2亿元,并诱使公司提供15亿元担保,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客户找上门讨说法
同年8月6日,李文国及年富总裁杨战武因涉嫌合同诈骗罪、违规披露信息罪被批准逮捕;财务总监刘斌等三人被取保候审;运营副总裁林文胜、风控总监张爱民失联。
违规行为解析:关联交易非关联化与财务造假
据公告披露,年富公司主要存在两大问题:
1. 通过多家海外关联企业隐瞒真实经营情况,实施资金侵占,实质为“关联交易非关联化”,规避监管核查;
2. 与客户合谋进行财务造假,虚增收入与利润,压低费用,以提升估值水平,骗取并购对价。
该事件反映出当前并购重组中中介机构核查难度大、手段有限等问题。监管部门已于2018年6月要求建立电子化工作底稿系统,强化对中介机构勤勉尽责的监督,推动并购业务向IPO标准看齐。
业内反思:资本运作失察,风控成生死线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分析认为,年富事件并非商业模式问题,而是并购过程中股东间矛盾与内部治理失效所致。多位行业人士指出,关键在于合作伙伴的选择,“找对人是双赢,找错人是双输”。
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指出,年富公司的商业模式、运营机制与风控体系本身并无根本缺陷,其衰落根源在于资本运作中大股东对供应链风险认知严重偏差,以及并购过程中的失察与失责。该事件警示行业:资本扩张需以健全风控为基础,企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治理结构的完善与诚信底线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