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成功有缘|《西江能见度》,是一个具样本意义的展览 - 专家点评 - 辽阳市摄影家协会

辽阳市摄影家协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辽阳市摄影家协会 首页 专家点评 查看内容

与成功有缘|《西江能见度》,是一个具样本意义的展览

2018-2-11 16:45| 发布者: zsphoto| 查看: 865| 评论: 0|来自: “ 与成功有缘摄影部落”微信公众号

摘要: “与成功有缘”摄影部落《西江能见度》,是一个具样本意义的展览——珠海、中山、江门三市摄影联展观展侧记作者:成 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广东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获得者广东省十大摄影家称号获得者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理事、高级会士、理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与《西江能见度》,我是有感情的。 2014年的首展后,我接力其理念在湛江搞了《关注,低照度》摄影展。 西江:是中国的第三大河流,长度仅次于长江、 ...


“与成功有缘”摄影部落

《西江能见度》,是一个具样本意义的展览

——珠海、中山、江门三市摄影联展观展侧记


作者:成  功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广东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获得者

广东省十大摄影家称号获得者

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理事、高级会士、理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与《西江能见度》,我是有感情的。

  2014年的首展后,我接力其理念在湛江搞了《关注,低照度》摄影展。
 
  西江:是中国的第三大河流,长度仅次于长江、黄河。发源于云南,流经广西,其干流在江门、中山、珠海注入南海。西江文化,是岭南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
  能见度:是反映大气透明度的一个指标,是人的视力能够看清楚目标轮廓的最大距离,能见度与天气有关。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演进,就是一个能见度逐步提高的过程,也是人的认知水平逐步提升的过程。
  《西江能见度》珠中江摄影联展:这是一个强调地域文化理念和表达的摄影展览。为配合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一体化发展,为珠江口西岸新时代的新发展、新繁荣呐喊助威,推动珠海、中山、江门三市文化艺术交流,促进珠江口西岸摄影事业发展与繁荣,2014年提出了以西江流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当下观看为脉络主线,通过影像反映三地的风土人情、百姓生活、喜怒哀乐、自然环境、生态状况,记录变革时代的新特征,成功举办了首届《西江能见度》珠中江摄影联展,映射出了一道新时代引领广东摄影前行的亮丽彩虹。

《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组照之一  作者:王超英

  2018年1月28日开展的第二届《西江能见度》珠中江摄影联展,全部的25组180幅作品均以专题或组照的形式呈现。在与策划人李伟坤、张新民、梁厚祥和张鉴来等的交流讨论中,有几个关键词在正式和不正式场合被反复提及:接地气——在云端。在他们朴素风趣和幽默的调侃中,我理解到了他们策划组织三市联展的初心和雄心。

《中国新城》组照之一  作者:梁厚祥

  “让镜头更富有思想性、哲理性和深刻性”—— 这是2014年首届‘西江能见度’策展语中强调的。该展的总策展人之一的张新民是一位注重社会发展和文化脉线演进思考的摄影家。他认为,我们的作品不具备有份量的文化、艺术和社会价值,是因为我们忽略了“在云端”的思考和把握。不能把艺术放入宗教、哲学、政治和社会的大视野中去思考,总迷恋在摄影者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转悠,认知水平也是满足于“几个拍摄技法的学习和掌握”。 另一位总策展人李伟坤认为;“大家普遍地沿袭着一种大众思维、一种群体理念、一种一般认知在玩摄影,缺乏求变和主张个性化的意识,不能站高看深远、看开阔是重要原因”。张新民老师的 “既在云端,又接地气”的调侃引发大家持续的探讨兴致。

《抗战老战士》组照之一  作者:陈立维

  有思想水平的观看审视,要能站立“在云端”——见高度
  “在云端”的讨论,深化了对《西江能见度》的新期待。
  一是思想和影像价值的考量要“在云端”。西江只是一个小地域的区域概念,对她的观看和表达,必须放入更大的文化范围去审视其价值和意义,而这一考量的视域是受高度决定和影响的,相对地面来说,没有高度何以观全貌、看纵深,高处才好比较,才有参照。云端是我们想象中的高处。

《胡言》组照之一  作者:胡佐卿

  二是文化和艺术认知的水平要 “在云端”。只有高于“普通”、“大地层面”的认知水平,才有可能创作出好于别人的作品。因为是观看后面的思想认知水平和视野在起作用。我们不能拘泥于历史的传统性认知和地域的局限性认知,而应是在广阔宽域的空间与有纵深和未来期望的时序中思考,而这种思考水平也是由高度的视野决定和影响的。云端,是是我们最现实和最传统的对“高度”的理解。

《挖桩孔的民工》组照之一  作者:许和发

  三是创新和艺术表达的理念要“在云端”。作品表达的思想和理念,也应是具有前沿性、前瞻性和先锋意义的,这也是由作品背后的思想是否“在云端”而决定和影响的,这也是我们最富诗意和自由畅游的区间。中国摄影报副总编辑柴选在他现场的课件中特别引用了着名学者、文艺批评家刘树勇的一段话:“所谓‘艺术’,是一个不断变化其关注方向和功能的存在。当下的关注点不再是制造充满美感和引发安全性幻觉的产品,而是在乎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向权力和公众发问”。以强调摄影家的表达和取材方向要立足于社会宏观进程的“动态视野”去思考问题。而这种动态,没有距离是看不到变化和规律的,高度至关重要。
      ——云端是一种超前意识的前瞻思考和领会,是具有先锋性、先进性和前瞻性的,是能指导和引领前行的。强调这种思想一定要以接地气的方式根植于历史的土壤,吸收当代的营养而获得升华!

《不屈的生命》组照之一  作者:王国辰
     
  有地域文化的表达初心,要能深入“接地气”——见深度
  2014年首届‘西江能见度’策展语中,“西江摄影人要有近距离观察方式,直面自己的城市,直面生活……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的责任……,进一步推动珠中江三市摄影的研究和探索”。
  这一“接地气”的“初心”表达,透射出珠、中、江摄影人从本土文化出发,去考量整个社会的生存与变革雄心。坚持每天拍摄《我家的南边北边》专题的本届展览执行策展人之一的梁厚祥说;“接地气,是对故乡、故土血缘热爱和感恩的情怀,是我们能长久坚持影像本土表达的初心所在”。讨论中,三地“根脉相通,风俗相近,地缘相亲”的特殊地域文化,促进了共识的达成。

《魅力摇滚》组照之一  作者:冯伟光

  一是接地气要立足本土文化的血脉沿袭,抓住文化的地域特征去思想我们的影像表达。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多表现在人的信仰和人的关系上,与周边地区的差异性和珠中江三地共性探寻是重要的方向指引和把握。冼立初的《都市羊倌》和文智诚《心栈奉粥》表达出西江人自强和又乐善助人的文化传承。钟秋铎的《十岁小孩扛起一个家》通过一个家庭、一个孩子的遭遇的境况,引发对中华“孝道”的思考。

《心栈奉粥》组照之一  作者:文智诚

  二是捕捉体现本土文化传统特征和新时代演进的视觉形象。发展是一个过程,演进是一个过程,就象西江她是流动的。捕捉变化中的细节是彰显影像魅力最见功力的地方。张鉴来的《神湾禾虫》以一中山地方特产美食食材——禾虫为话题,针对其只“初一”、“ 十五”才出水的对水质生态环境的高标准要求的生物习性,将传统美食文化与现代环保理念巧妙提醒,演绎出当地文化的文明进程的“本土故事”。

《神湾禾虫》组照之一  作者:张鉴来

  三是通过影像作品的再现和表现来呈现一方水土的精气神。关注历史和今天的关系、关注生活本身的细节流露、关注生活理念的细微变化,体现本土的“精气神”影像。许雅君的《产区大丈夫》让我们看到了西江流域 “有担当和有情怀” 的大丈夫气质。王国辰的《不屈的生命》让我们看到生命的抗争与挑战,那是一种催人泪下的影像,是一种激人奋进的影像,满满的正能量。黎永红以《青春诗语梦中行》讲述了一群爱好时尚动漫的年青人的追梦情怀。这些画面,连续阅读时会有一种时代演进的“蒙太奇”效果呈现。

《在动物园的日子里》组照之一  作者:吴   旗

  四是接地气的表达,也是有方法和技巧的。柴选在第二届《西江能见度》的序言中所说:“对于摄影的专业化追求,要以 ‘用针挖井’的方式进行,意即要从大处着眼,自小处着手,充分考量大背景,面对具象小题材,进行长时间的开掘,一定会发现有标志意义的宝藏,一定能找到快速流转时光中的不变的文化符号。”梁厚祥的《中国新城》以洞见的方式,在“建”与“摧”之间,试图探寻“繁华”与“颓废”源自“一念之差”的问题,从一个极小的切面,引发出中国当代改革、变革与发展理念之思考。冯伟光的《魅力摇滚》作者在文字注解中谈到“摇滚不仅是一种音乐形态,也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和哲学’”,表达出摄影者对于当代青年情绪“核”之外的“皮,……一批颇有力度的作品,彰显出“针”法的穿透力。
  ——接地气,是时间进程上的“当代”跟进,是地域文化上的“本土”融入;是身边视觉上的“观看”感动,是表达呈现上的“内容”探索。

《自在》组照之一  作者:陈健民
 
  有思想担当的艺术呈现,要能展现地域文化的“雄起”——见力量
      2014年首届‘西江能见度’策展语强调:“承担着引领本市摄影创新的责任,……让西江流域的影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在云端”与“接地气”的讨论后,调侃中又提出了关于“影像展览要展现出地域文化‘雄起’的目的”探讨。认为“雄起”有看得见的外在,也有看不见的内在。摄影人就是要通过形象的外在性,把内在和外在有机的东西表达出来。雄起是一种形象的建树,雄起是一种精神的振作,雄起是一种力量的勃发,雄起是一种自信的彰显,雄起是一种宣泄的狂欢,雄起是一种助力的“呐喊”。这些思考本届展览中也似有显现。

《青春诗语梦中行》组照之一  作者:黎永红

  如:王超英以世界瞩目的、有上百项世界技术创新的港珠澳大桥为题材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传递出雄浑厚发的中国力量,看到了“外在”的雄起。而梁厚祥的《中国新城》与吴旗的《在动物园的日子里》、陈健民的《自在》就人类的“肆意”扩张和发展与动物、植物的生存状态危机的境况,阐释出我们在欢呼工业建设、安居工程兴钢铁水泥构建的时候对“本土文明进程”的顾虑和反思,这一认识高度可谓是具 “升华”层面的意义的,是“内在”的雄起呐喊!

《十岁小孩扛起一个家》组照之一  作者:钟秋铎

  “期待未来的升华,留住时光的见证!”。执行策划梁厚祥最后强调和提醒,我们现在还在探索和学习中,努力在“云端”,落实“接地气”。只有认识提高了,能“在云端”去思考,我们的“接地气”才能有好的收获。才能展现本土文化的传承、发展、演进和雄起!
 
  与他们聊天,看他们的展览,非常受益。我想说:《西江能见度》,是一个具有样本意义的展览!

《产区大丈夫》组照之一  作者:许雅君



与成功有缘摄影部落

摄影作品展示,摄影观点发布

主  编:成   功

本期编辑:成   功

来稿邮箱:ycgyysybl@qq.com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成功,与成功有缘

欢迎转发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摘自:“ 与成功有缘摄影部落”微信公众号) 

鲜花

路过

雷人

握手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