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评选是摄影水平的试金石之一。很多人都希望通过这些评选活动得知自己的作品价值等。但是,因为对艺术的评价本就见仁见智.评选结果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很难追求一个绝对公平的结果。因此,我们参加此类评选不能只抱着“排排坐”的功利态度,而是应该将之视为一种梳理自己作品、审视自己摄影道路的方法。获奖不是摄影的终点.但可以是重要的起点。不妨就从众多评选活动中的观点碰撞和建议提醒开始.总结并梳理这些行家给予一张照片高下评价的基本要素,自己先检验一下照片是否能够在评选活动中打动评委的心。 “与时代建立起紧密联系的图片主题.自然会获得更多关注。” ——第57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评委、《新闻周刊》日文版图片总监片冈季子 从记录瞬间的单一属性去考察摄影。似乎照片的主题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如果将其放在创作的范围内去考虑.所有画面背后隐藏的内容意义其实都经过拘摄者的判断。或许会有人觉得,只有新闻、纪宴等类型的摄影才需要注意选题。但如果我们仔细想想,即便是对自己的摄影技艺有绝对的信心,只拍摄花花草草,那么,配合自己耍应用的技巧拍什么形态的花更好.在什么样的光照条件下效巢更突出……是不是也需要筛选呢? 选题,并不只是做个“拍什么”的决定,而是为预期的照片找好表达的“r立意”,即我们要用图片来揭示的主旨、中心思想。即便是在纯艺术类的评选中,评委们也会有意无意地对重大题材予以关洼。这不仅包括热点新闻事件。还包括对生态问题、社会问题等大选题或深入或巧妙的揭示。 这也引发了影友的矛盾心理和不良创作行为:其一,寻常百姓很少有机会到重大事件现场拍摄,与职业摄影师同台竞技,获胜的几率太小了;其二,为了呼应主旋律,主观摆布一些画两,比如志惩者给孤寡老人洗御。警察执勤与部队小伙儿训练.菜籽毂工怍者们一起聚茸读报。等等。这等于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男一个极端。的确,投稿就意味着要和一些有特殊拍摄条件的参评者交手,还有与职业摄影师同台打擂。基层影友一般不会赶赴突发事件现场,也不会有特殊的拍摄条件,面对众多的大事件和有相应便利条件的摄影师.普通摄影人如何取胜?评委肯定不喜欢摆拍的宣传作品,如果事件没有记录价值,那更没戏,只能让人觉得思维还停留在几十年前。其实,即便是在专业评选中,很多评委还是觉得“生活中那些感人的影像,应该获得肯定”,甚至表示关注生活的作品还不够多。只要大家关注生活、留心身边。细致观察、认真提炼,一定能够得到评委的力挺。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没有恰当而独特的形式,意义的言说与表达也不可能充分而巧妙。” ——“徐肖冰杯’耸国摄影大展浮委、摄影评论家孙京涛 正在进行中的新浪网“摄氏2014”年度摄影师评选引发了诸多关注,评委张海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形式感是很重要的,即便你声称自己多么不存乎形式感。就像写文誊都需要修辞一样,哪怕看上去多么的随意,也只是我们对语言驾驭得好而已。我们必须得承认我们面对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形式的问题。” 作为一种视觉表达媒介,摄影对于形式的追求显得格外顺理成童。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摄影不断借鉴着其他艺术门类的形式语言,也在借着技术的发展尝试寻找独有的表现形式。例如,摄影技术书籍总会强调黄金分割定律,强调s型构图、对角线构图等画面构成,也会介绍色彩搭配的门道。具体的摄影实践中,按照教科书掐出的画面固然漂亮,但千篇一律,反而不易引起评委注意,正如那种光影绚烂的大场面风景照已经难以提起评委兴趣一样。有时候,大胆突破,以不那么完美、不那么合乎法则的方式来呈现,只要适于主题表达,反倒会引起更多注意。 而在不少评委看来,中国人恰恰习惯了“文以载道”的思维方式。很多摄影人看重介质背后的意义甚于介质本身。不少摄影师在介绍自己的作品时滔滔不绝,能从一个画面演绎出诸多联想,生发出无限感慨,但却无法用拍摄来验证自己的表达,拍的没有说的好。人们往往认为,对当下社会现象与现实变迁理解与认识的深度才是第一位的,而视觉形式可能就是第二位的、其次的。这种观点显然是偏颇的,而邑只能显示出摄影能力本身的欠缺。注重意义和逻辑,对摄影人来说很重要,因为对当下社会变迁的记录,很大程度上正是要注重事件、人物、场景、状态的意义和逻辑。但想到并不意味着做到,摄影需要从画面认识意义和逻辑,因此,形式弥足重要。 我们必须面对这么个事实:面对海量的照片,形式不理想的画面首先就可能被淘汰掉。 “我心中的好照片应该有一定技术,所以,摄影技术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因为那是必须的。” ——第五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评委、美国《时代周刊》摄影部前主任米歇尔’斯蒂芬森(Michele Stephenson)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对摄影的学习都是从掌握一个个技术环节开始的。这样的过程帮助我们更加熟练地操纵器材,展现画面。它同样有赖于经验的积累。真正的摄影家所具备的能力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精彩的视觉图像。这其中,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胶片时代,这样的认识深入人心。但迎来数字时代后,人人都是摄影师,摄影人对照片的把控也更随心所欲。技术变得极其简便。一个按键就可以完成曾经需要多项控制才能得到的画面。正如一个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方面,更多普通摄影人也有机会拍得“大片儿”;另一方面,这致使很多人不再重视学习作为技术的摄影,仅寄希望于借助相机的修复效果、各式各样的插件和后期制作来美化照片。湛蓝的天、煞白的云、血红的夕阳,上了绿漆一般的草原上开满了色泽艳丽的野花…??照片失去了质感.失去了这个世界丰富的肌理与层次,只剩下高饱和度、高锐度的景和物。这样的照片不能说不漂亮。但却缺乏视觉的自然美感。 不要抱侥幸心理认为这样加工过的成品能够躲过评委的“法眼”。海量审阅照片的他们很清楚什么样的画面是扎扎实实地拍摄出来的,而什么样的效果是软件的功劳。两相比较,他们自然会选择能够纯熟运用摄影技术的摄影人的作品。而且评委普遍认为.掌握并且能表达好一定的技术特质,是在摄影评选中脱颖而出的必备条件,在适应主题表达的基础上适当地“炫技”。自然会对提升名次有辅助作用。另外,这也是向评委展示独具个性的艺亦视角的好方式,借助一定的拍摄接术获得与众不同的照片,作品自熟脱颖而出。 “好的图片编辑会‘入’在照片里.把图片内在的东西挖出来.将其中隐藏的宝藏献给读者。” ——“记忆2013-中国新闻摄影盛典”评委、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任悦 从目前的众多摄影活动来看,组照参评是一大趋势。尤其是纪实类作品.多幅相关联、有逻辑的作品更有利于表现主题,将一个个决定性瞬间结合起来,更具说殿力,体现个人风格。参评者不仅要选出优秀作品投稿,还要对所投作品的内容、形式、拍摄方式等进行思考和组合,这种组合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图片编辑,但却体现着认知水平。 对图片的编辑绝不是简单的挑几张照片拼凑起来,也不是同一景别的四季轮换,更不是屏风上并列的花鸟虫鱼……扎实的拍摄、细致的编排都是很重要的。组照并不意味着越多越好,在数量的选取上要尽量精练结构,做好减法。从画面内容上看,要考虑到全景、中景、特写等,拍摄角度也要有所区分。而在编排次序方面,图片故事的组照要注重线性结构,既耍注意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也要从画面构成的角度考虑,给评委提供最佳阅读次序。 但目前也出现一种新趋势,为了给自已,的作品加分量。部分摄影人盲目追求“组照”“系列”。针对这种现像.不少评委都曾表示,能够通过一个画面完整表现事件内容或作者审美意趣的,完全不必用组照。即便组照中有精彩之作,也有可能因为受其他平淡作品的牵连,整体效果大打折扣。拍摄一张好照片,相当于创造了一个优美的词汇,或者说出一段精辟的句子,而一整组好照片或者一个专题.相当于把很多词汇和句子组成一个故事或一段思想。摄影既需要词汇和句式给人愉悦和想象,也需要有厚度的文章给人以思考,所以拍片和参评的时候,首先要想好这个作品是适合组词造句。还是适合写文章。一股脑儿都送来,让评委来挑。只能暴露摄影者本人缺乏判断力。所以摄影人除了会拍,还耍培养编辑能力。 “一次评选就像是经历了一场不寻常的探索之旅。精良的呈现效果是获奖作品的显着特点,隐藏的亮点.有趣的.构图,对瞬间的捕捉,表达出对摄影的热爱以及分享自己所看到的世界的渴望。” ——2015年索尼世界摄影奖评委主席山姆?巴尔齐菜(SamBarziIav) 无论是数码照片还是手工放大的摄影作品,在参与评选日寸都要注意制作问题。前者主要指后期制作和可能涉及的输出环节,后者则要求严谨的制作工艺。作品如何呈现给评委,会直接影响到给评委留下怎样的印象.其实至关重要。 无论参评者是以纸质作品投稿,还是上传电子影像,都要完善最终的呈现效果。有经验的摄影人都说,“三分拍摄,七分后期”,这个后期更多指的是照片制作环节,但也应该包括利用软件对参评照片进行色调、反差、图像格式、大小等调整。总而言之,就是参评照片要呈现什么效果,如何完美体现拍摄意图。 所谓的制作,并不是简单地运用PS技术把色彩调得很饱和,或是把感觉影响主题的元素擦除掉。几乎每次评选都会出现让评委们慨叹可惜的数码“败笔”:有的照片后期修饰粗糙,有的偏色现象非常突出……任何一个环节的不细致,都会影响照片在评选场上的发挥。其实,现在很多包括新闻摄影在内的评选活动。都允许适度的后期处理。但不少作品在后期处理上还没有引起足够的熏视,照片本身拍得不错.但PS过程中没有把控好,影响了画画效果。结果适得其反。 还有一些评选仍然延续接受纸质投稿的方式,如中国摄影金像奖、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等。在参与这类评选时更需注意输出对画面呈现效果的影响。输出前的微调,选择什么样的纸张等,都有讲究。如果不信任自己的技术,不妨把工作交给专业的输出机构。目前数码打印和艺术微喷等技术已日臻成熟.一些影调非常细腻的纸质照片也能获得评委们的“印象分”。 “戴安.阿勃丝曾说.越个人化的东西.意义越普遍。我们每个人都有故事,都从一个独特的、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来。正是这种个人风格不仅使作品拥有了情绪.还体现出人类学的价值。 ——2014三影堂摄影奖评委、美国圣迭戈州立大学艺术系教授阿瑟.奥尔曼(Arthur Ollman) “艺术立于独诣,废于同能”,强调真正成熟的艺术创作在于包含独立的思考和个人化的风格。虽然大多数活动的参评者成千上万,但多局限于常规和热门的拍摄地点、拍摄对象、拍摄方式等.让评委们感到“千人一面”。勤于探索和思考,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才是避免趋同的好方法。 风格是走向成熟的表现。摄影史上很多名家的作品最初并没有所谓的风格和流派,而是一种对摄影表现能力的直觉探索,当这种区别于众人的探索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并按照一种特征进行系统化的时候,风格便形成了,或是具有持续性关注的主题,或是具有特征的色彩处理、构图处理…… 拍摄跟风,一直是很令国内评委们头疼的现象。一次评选结果出来,获得大奖的照片一经公布,下一届评选就会看到一大批类似上届获奖作品的画面出来。这说明很多摄影人缺少独立的想法。盲从,过度功利化。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模仿抄袭的作品无论完成得多么好也会首先遭遇淘汰。还有一种浅薄理解风格现象更需要警惕,个别摄影人掌握了—种拍摄方法获奖后,来年依葫芦画瓢地换个拍摄对象拍一遍再拿出来参评,美其名日“延续个人风格”。心甘情愿地做自己的山寨版。 而在摄影家王身敦看来,个人风格对于摄影师来说体现在两个层面:比较表面的就是摄影师的视角,习惯用什么镜头、构图,他对颜色的敏感度,以及对文化的认知,他本身的修养。都会在照片里面体现出来;比较深层的来看,重要的是感情。不管拍什么题材的照片,照片里都会有个人的感情,可能几张照片看不出来,但过了十几二十年,别人一看照片就知道作者是谁。 “看起来很细节的东西,但能说明大问题。” ——新浪网“摄氏2014”『年度摄影师大典评委、摄影家刘香成 一名评委曾经这样描述评选流程:“总体评判决定初步入围,入围之后就是挑毛病。”挑毛病的过程,实际就是看照片细节是否经得起讨论和探究。而评委们考察的照片细节大致分两种,一是画面细节,二是内容细节。 不少评委正是通过画面细节来甄别作品的拍摄环境和状态的。例如第八届华赛的评选中,日常生活类新闻组照作品《车窗里的春运》以并列重复的镜头语言透过一个个列车车窗来表现车厢内的春节回家故事。该组照片历经几轮淘汰,都获得了评委的肯定态度。但在决赛最后关头,有评委质疑车厢的颜色太过鲜艳、干净,是否后期处理过?但经过仔细分辨。评委们讨论了车身上的斑痕显示未经过PS。又查看文字说明与数据,确定这些列车并非同一列列车,排除了过度处理嫩疑。丰富的画面细节不仅可以成为去伪存真的证据,也能够为画面增添可读性。即使是表现田园风光时。一些有心的摄影人也不忘将劳动的人们、飞翔的鸟儿等纳入画面,为照片注入耐人寻味的细节。 内容细节则更多被隐藏在画面背后。很多摄影人在处理瞬间性的画面时过于心急,过于关注事件本身,只想着拍摄那一时刻的场景,却没有留给自己思考营造画面的空间。这只能算是机械化地按快门。而讲究内容细节的摄影人却能快速反应整个环境与主体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拍摄角度、位置等的转换“营造”画面,融入更多细节。 对细节的兼顾最能直观展现出摄影人的敏锐观察和快速反应能力,因此,很多评委将对细节的琢磨提高到作品价值判断与真伪考察的高度上来,对细节的探究认真到苛刻的地步。 “每一个精彩的创意,都是一滴浓缩的精华,背后可能是各种海量的准备和储备,哪里是几个粗糙潦草的PS动作就能完成的呢?” ——2014“伯奇杯”中国创意摄影展评委、摄影评论家李楠 即便是在评选活动中,对于好照片的定义也在不断改变。回想多年前,那些大漠驼铃、孤帆远影的照片,意境悠远,光影俱佳,颇受各大摄影展赛的好评。但如果现在再来参评,还真说不准是什么结果。这正是因为摄影在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敦促着拍摄者们不断拿出更有创意的作品,更新大众的视觉体验。 在摄影评论家李楠看来,摄影一直执于真实和想象两端,不断追求极致。而追求想象的这一端正包含了很多摄影人对创新的孜孜以求。新内容、新呈现手法往往是抓住评委快速流转的眼球的关键。当大量的照片以几秒换一张的频率在屏幕上一一掠过,评委们在阅读这些不同的照片并进行筛选时难免疲劳,突然出现新鲜、特别的照片样式,会让人精神一振。从目前一些专业摄影评选中可以看出。对摄影语言和形式的探索已成为摄影人的自觉行动。大家已经了解到创新的重要性,都希望发掘有别于他人的图像样式。但要想追求新意,还应不断吸收和补充新的营养,需要对题材进行细节的“微距”观察,还需要有艺术的“广角”观测,更需要作者突破个人思维的局限。 摄影作品的生命力,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摄影者的创作思维和学习激情。必须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并将新知识、新理念运用在自己的拍摄中,创新才会在作品中有更深刻的体现。可以这样说,创新既是衡量摄影人对世界认知和包容的尺度,也是容纳百家所长获得的突破。 “在这个‘全民摄影’的时代,摄影更需要思想和观点,好的摄影作品一定会‘不简单’!” ——第三届“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评委、摄影家杨延康 摄影家刘香成曾表示:要进入摄影的核心.就应该走出摄影。摄影只是一个工具,它能够把你的想法表达出来,但其内涵却不只体现在光影、构图等方面。摄影也可以说是一种思维过程。被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但耍通过镜头将影像定格在胶卷上,这一过程需要摄影人充当中介,不可避免地带上摄影人的主观色彩。任何人拍摄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体现在摄影作品当中。 摄影人不仅有将现实在镜头下显影的能力,还有诠释这个世界的能力。正是由于大家对世界有着不同的思考,画面传达出的情绪才显出千差万别。例如,名胜景点的游乐景象在马丁-帕尔眼中有着消费主义的黑色幽默,繁华的街景在森山大道的相机中展现出阴郁的一面,日常的场景在鲍德里亚的镜头中就如他的哲学阐释那样“消失了主体和客体”……可以想象,即便是让他们聚焦同一拍摄对象,给出的画面也会各有不同。 我们或许可以说,摄影之“道”,就是摄影者的思想。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应当成为思想的载体。通过方寸画幅表达出来。当我们能够通过一幅摄影作品看出拍摄者的喜怒哀乐时,这幅作品显然是成功的。摄影器材、摄影技术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过时。但掌握了摄影的思想就等于掌握了思考问题的方法,这种能力永远不会过时。 |